- 李建平;许自强;
轮缘异常快速磨耗将造成车轮频繁旋修,恢复车轮轮缘厚度将损失大量轮径,导致轮对提前报废,极大的增加运营成本、影响运营秩序。对某轮缘异常磨耗的动车组与线路开展调研,采用轮轨磨耗测试、轮轨型面匹配分析了轮缘异常磨耗的原因,通过线路试验与仿真分析对轮缘减磨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城际线路小半径曲线多,占总里程比例大,轮缘踏面长时间两点接触下快速磨耗,同时部分钢轨小半径曲线偏离设计廓形,也加剧了轮缘磨耗。基于试验与仿真结果,建议优先采用钢轨打磨、轮轨润滑等措施降低轮缘磨耗速度。
2021年04期 v.41;No.22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兴民;许展豪;肖望强;贾尚帅;潘德阔;
为研究基于颗粒阻尼技术的高速列车动力包减振方法,以某型动力包为原型,搭建其1∶3缩比框架结构模型综合试验台,并结合有限元方法及模态测试试验,来验证框架结构模型的有效性。设计试验优化颗粒阻尼器分布及填充率、阻尼颗粒粒径及材质。在高速列车动力包构架上进行实车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动力包构架在垂向上的振动减少55.77%,在其他工况下,减振效果为51.83%,文中的研究为颗粒阻尼在高速动车组上的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2021年04期 v.41;No.222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6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凡;齐琛;李伟斌;马洪林;王跃军;
高速列车明线交会时会产生较大的侧向力和表面压力波,对列车行车安全和乘客舒适度造成影响。针对高速列车明线交会时车体表面压力波幅值与列车速度之间关系,开展了高速列车等速和不等速明线交会仿真计算研究。采用求解低速流动的压力修正算法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可实现k-ε模型,并采用滑移网格方法模拟两车相对运动。研究结果表明:等速明线交会时,压力波幅值大小与行驶速度平方成正比;不等速交会时无量纲压力波幅值C与车速比m之间存在一种特定的关系。其中C为不等速交会慢车压力波幅值和等速交会压力波幅值之比(等速交会车速为不等速交会时快车车速),m为不等速交会时慢车和快车车速比。在车速比m小于0.5时,慢车车速对自身测点压力波幅值影响很小;当车速比m大于0.5时,慢车车速对自身测点压力波幅值影响明显增大。研究结果可为两车交会时车速的调节控制提供参考。
2021年04期 v.41;No.222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昀陇;池茂儒;贾鹏;张成铭;于忠建;代亮成;
为研究虚拟轨道车辆二系垂向刚度和阻尼对车辆平稳性和可控性的影响及二系垂向刚度和阻尼的优化方案,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与循迹控制方法建立了考虑胎地耦合与机电耦合的虚拟轨道车辆动力学联合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二系垂向刚度和阻尼对虚拟轨道车辆平稳性和可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系垂向刚度对虚拟轨道车辆平稳性和可控性的影响是相互矛盾的,当二系垂向刚度值约为5 MN/m时能兼顾平稳性与可控性;二系垂向减振器阻尼值取40~50 kN·s/m时能得到较优的车辆平稳性。
2021年04期 v.41;No.222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铁成;崔涛;王淇;桑虎堂;
为研究高速列车服役过程中轮轨磨耗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车辆高维强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实测车轮踏面廓型表征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研究不同车轮磨耗状态下转臂定位橡胶节点刚度与车辆动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轮轨磨耗程度加剧,轮轨匹配等效锥度增大,导致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下降、运行平稳性和运行安全性恶化。转臂节点纵向刚度增大可以提高车辆临界速度、车辆横向平稳性和运行安全性,当增加到17.5 MN/m以上时,临界速度、横向平稳性和运行安全性趋于稳定;随着转臂节点横向刚度增大,车辆临界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大于5 MN/m时趋于稳定,最优值约为2.5 MN/m;转臂节点横向刚度对车辆横向平稳性影响较小;在小锥度时,车辆运行安全性随着转臂节点横向刚度增大而小幅降低,在大锥度时,车辆运行安全性随着转臂节点横向刚度增大而急剧恶化。综上,为适应不同等效锥度,转臂节点纵向定位刚度选取范围建议为5~17.5 MN/m,横向定位刚度选取范围建议为2~5 MN/m。
2021年04期 v.41;No.222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7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伟;张益铭;
2万t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缓解时车钩力较大等问题。以某重载线路长大坡道为例,使用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将原来循环制动的四把闸优化到两把闸通过。仿真计算表明,易产生较大车钩力的地点可避开,最大拉钩力和压钩力分别可减小32.1%和11.4%。基于此种操纵优化方法,对两把闸操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车自动制动机减压量显示准确度问题、制动减压量准确度问题、机车自动制动机评价指标问题和最小列车管减压量提出了要求。
2021年04期 v.41;No.222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夏菲;赵红卫;高枫;姚放;
建立了与牵引控制单元集成的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仿真验证平台,介绍了测试平台的结构,以及仿真验证平台实现列车控制的仿真验证功能,不仅可以进行列车网络控制功能的验证,还可以模拟网络控制环境下牵引系统的各种故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1年04期 v.41;No.22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李静;康文泽;
有盖漏斗车卸货过程中车体承受负压,为确定负压极值的大小和变化规律,对有盖漏斗车卸货过程车体负压极值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有盖漏斗车卸货过程中车内负压极值与卸货总时间、通气孔的总截面积有关:卸货总时间越短、通气孔总截面积越小,车内负压极值越大。
2021年04期 v.41;No.222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穆瑞琦;
从研制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必要性和特点出发,介绍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和仿真模型软件的设计方案,并对该仿真平台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技术特点、软硬件功能实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021年04期 v.41;No.222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青松;张兵;谌亮;秦怡;
针对高速列车轮对轴承故障特征信息微弱,无法进行有效识别等问题,提出一种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参数优化Hurst指数特征值(Optimized Hurst exponent eigenvalue,OHEE)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振动信号用于VMD分解来获得信号的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计算每一个IMF对应的OHEE。不同特征向量的内部聚集和类间分离状态被分析,训练和测试样本随机选取导入SVM学习,将该模型分别用于3类轴承故障识别。试验结果表明:OHEE在二维空间的分离效果优于VMD能量熵和奇异熵。OHEE对3种类型的轴承训练准确率分别为100%、100%、99%。而VMD熵特征的训练准确率只有89%,97%,97%。相对于熵特征而言,OHEE明显改善了对轴承不同故障的识别精度,说明了OHEE可以有效地用于高速列车轮对轴承故障诊断。
2021年04期 v.41;No.222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2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姚放;穆瑞琦;王童毅;夏菲;孔元;
针对TCN网络通信一致性测试中半自动化测试与全自动化测试的差异性,论述了自动化测试对于一致性测试的优势,介绍了自动化测试平台的组成框架以及自动化实现方法。
2021年04期 v.41;No.222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淇;崔涛;丁学彬;任长磊;刘学刚;
为了研究同一个转向架四角轮对轴箱转臂节点定位刚度差异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高速铁路车辆多体系统的高维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数值仿真分析中,研究分析了选取转臂节点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误差值+15%和-15%这2种组合条件。结果表明:同一转向架四角轮对轴箱转臂节点定位刚度差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对于转向架构架的横向振动、车辆的运行平稳性、曲线通过安全性的影响一般在5%以内。其对车体最大横向和垂向加速度的影响一般在10%以内,特殊条件下,其影响范围在20%以内。所有计算条件下,车辆动力学指标均满足要求。
2021年04期 v.41;No.222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寅秋;田亮;
我国拥有多平台多型号的高速动车组列车,不同平台的列车接地方式也不尽相同。2015年开展速度为350 km/h中国标准动车组接地系统科学试验,获取了大量试验数据。文中对该动车组的接地方式进行简要介绍,详细分析相关试验数据,并构建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对试验与仿真数据的对比分析,掌握了其接地系统的特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2种不同优化方案。
2021年04期 v.41;No.222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姜俊彤;李鸿;曾周煜东;
提出了基于ARM软核PLC的车辆组态系统可视化界面通用平台设计方案。针对传统的PLC使用CODESYS可视化界面编程的底层硬件方案具有现场可配置能力弱、不同项目之间可移植性较差的特点,在分析基于嵌入式软核PLC与CODESYS开发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MVB通信的车辆组态系统可视化界面通用平台结构。构造了在以IMX.6与S3C2440芯片为核心的双系统上进行移植与调试。以轨道车辆系统为例进行模拟运行,分析其相关功能以及实现该功能所需要的控制参数和实现策略,采用模块化编程,并以结构化文本与功能块图语言的编程形式完成可视化界面的设计。试验结果证明了该平台设计方案具有不同项目间可移植性高、运行稳定的优点。
2021年04期 v.41;No.222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0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璨;郭力荣;李国顺;张义超;王成强;
高速动车组牵引变压器是车下重要的大型悬挂设备,掌握牵引变压器的振动特性及对车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速列车线路试验,对牵引变压器加速度进行时频域分析,研究了牵引变压器振动幅值及频率分布情况,分析了对车体振动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牵引变压器振动主频为100 Hz及其倍频;牵引变压器横向加速度值为垂向加速度值的5倍;断电条件下,牵引变压器振动能量主要来自车体;负载工况的加速度有效值为断电工况加速度有效值的2~8倍;隔振系统能有效衰减牵引变压器传递至车体的振动能量。
2021年04期 v.41;No.222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熊力;李美领;沈立伟;安小平;姜鑫;
文中选取公司研制的"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对该动车组车体关键结构部件进行声学特性仿真分析,研究动车组车体铝型材壁厚、形状变化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并结合隔声测试结果优化和确定最佳隔声方案。
2021年04期 v.41;No.222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雅婷;
针对现场运行中牵引变流器中间直流电压存在周期性低频波动的问题,文中通过搭建牵引变流器仿真模型研究了牵引电机的输出特性。首先基于磁场定向的空间矢量控制系统搭建变流器逆变侧仿真模型,通过对其牵引特性的仿真,验证了所搭建系统的正确性;随后考虑变流器中间直流电压波动情况,仿真了牵引电机的输出电气量;最后采用频谱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中间直流电压波动频率、幅值与牵引电机定子电流的幅频对应规律。
2021年04期 v.41;No.222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玉发;高晓芳;叶顶康;
从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安全性方面深入分析了HXN_6型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原动力电池成组结构设计存在不足,安全防护不太完善,需要对HXN_6型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原动力电池成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2021年04期 v.41;No.222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郑斌;王青元;赵红卫;李洋涛;李小勇;
文中针对降低动车组列车牵引能耗的广泛需求提出了一种动车组辅助驾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保证列车准点运行的前提下提高列车的节能性,文中详细阐述了辅助驾驶系统的部署实施方案、节能优化算法的数学原理和仿真模型,以及嵌入式实现的软硬件方案。最终以武广高铁实际线路区间为线路样本,将仿真结果和实际司机操作结果进行了对比。数据表明和传统司机操纵结果相比能将节能效率提高12.93%。
2021年04期 v.41;No.222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余欲为;谭杰;白旺旺;
探讨空气制动通用试验台研制技术,从软硬件、气动系统和工装设计、到测试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和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探讨从设计需求着手设计试验台和提高测试精度问题。从系统分析测试需求角度,研究影响试验台测试的各方面因素;应用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图解试验数据凸显其内在规律,量化影响程度以改善试验台性能。分析软件设计需求,探讨不同试验台使用通用软件设计的可行性,用参数法解决的通用程序设计方法 ;用解释语言解决的试验流程通用化问题,并设计了类似C语言的解释语言、解释器和调试器。
2021年04期 v.41;No.222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岐安;韩秀萍;
我国国产交流传动机车已经投入运用10多年,机车制造技术日益成熟,交流传动机车已经成为中国铁路货运的主要牵引动力。但伴随交流传动机车配属数量不断累积,运行公里的不断增长,其检修工作量也迅速增长,原有7个检修基地的检修任务日趋饱和,如何确立全路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检修能力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自身参与基地设计、建设、管理的经历,分析了交流传动机车检修现状,提出了交流传动机车检修能力定位构想应是精干主体,集中检修,综合配套,专件专修。
2021年04期 v.41;No.222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响响;段元勇;
以国内石砟漏斗车为技术背景分析了米轨石砟漏斗车的技术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介绍了研制的米轨漏斗车的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主要结构、配置及试验情况。
2021年04期 v.41;No.222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锋;容长生;寇树仁;白锋;
利用超声波清洗技术,能够实现对管路较为彻底的清洁;采用超声波测厚技术,能够实现对管路精准的检测,从而达到对和谐型机车空气管路科学系统的检修。
2021年04期 v.41;No.222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昊;李忠厚;蔡两;艾厚溥;
对和谐型机车一个高级修周期内的运用故障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威布尔分布假设,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并采用K-S检验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个高级修周期内的和谐型机车故障数据符合假设,据此建立机车故障分布的统计模型。该方法对于科学分析运用故障数据,进一步深入研究整车、系统、部件的质量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后续开展数字化精准预防修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1年04期 v.41;No.222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