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红康;周琪;
为解决机务段生产信息系统间相互孤立运用,机务段内作业环节缺乏一体化管控手段的问题,开发1套机务段整备调车防护系统,实现作业一体化管理、机车自动跟踪、调车作业管控、调车作业安全卡控、机车作业预警、作业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的运行可以打通机务段既有生产系统的数据接口,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机务段内作业的数字化联动,提高机务段段内作业安全防控能力和机车运用效率,为机务段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S1期 v.45;No.244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黄洪;谢茂华;姚毅甡;
随着重载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车关键部件的检测与维护变得尤为重要。机车车底及车侧由于环境复杂,存在较大检测难度。针对这一问题,设计1种基于归一化流模型的检测方法,利用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深度处理,使模型更关注待检测区域,将多层特征图合并,从而对分层处理的特征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在MVTec AD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性能优于其他同类算法,与同类型模型Fastflow和CS-flow相比,所提方法的AUROC达到了98.6%。在机车车侧数据集上,所提方法达到了98.44%的检出率和1.6%的误报率,通过对机车车侧部件异常的定位和检测,可以有效地确保机车的安全。
2025年S1期 v.45;No.244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田凯;
根据国铁集团修程修制改革工作要求,为逐步实现HXD_1型机车网络、变流系统的自主检修,不断推进节支降本增效的总体规划,结合HXD_1型机车网络、变流系统的“不下车”检修工作推进,对比分析了“下车拆解”检修与“不下车”检修的规程、工艺执行上存在的差异性及存在的质量风险项点;结合HXD_1型货运机车日常运行环境,引入HXD_1型机车网络、变流系统“下车不解体”检修要求,并通过综合分析其规程符合性、检修停时、检修成本情况;认为基于目前规程、范围要求下,HXD_1型机车C5修网络、变流系统更适合于下车但不解体检修的模式进行,有利于检修停时及质量的控制;该研究为后续网络、变流系统核心部件完全自主修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2025年S1期 v.45;No.244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徐桐;符正晴;郑丛钰;
运用机车牵引电机小齿轮轴存在裂损质量故障问题,严重威胁机车运用安全。针对HXD_1型牵引电机小齿轮轴裂损故障问题,通过从结构受力、宏观及微观分析、线路及载荷的影响,对裂损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强化轴报分析及优化探伤管理2个方面针对性的重要质量卡控对策,保证牵引电机小齿轮轴运用质量,通过现场运用实施效果明显,对及时发现牵引电机小齿轮轴裂损、防止蔓延势头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5年S1期 v.45;No.244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黄遇春;曾宝成;谢海炜;
为提升浩吉重线路HXD_1型机车车轮旋修的经济性,以2024年1~5月期间承修的HXD_1型机车C4修旋修车轮数据为样本,开展了系统的数据旋修优化研究。通过对机车车轮直径与轮缘磨耗数据进行分类和数理统计,分析了不同参数之间的磨耗特性及其规律,并提出基于薄轮缘单个车轮与整车轮径差的旋修优化方案,以解决因确保某1个或几个车轮尺寸而导致其他车轮过度旋修的问题。为验证所提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对2种不同的车辆旋修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整车轮径差的旋修优化策略不仅显著减少了机车旋修量,还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对于降低机车维护成本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S1期 v.45;No.244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林俊;曾佑恒;杨锋;龙翔;
在机车修程修制改革中,为适应新型交流传动机车与老旧直流传动机车共存的现实,平衡好减少机车过剩修和防止失修的矛盾,积极稳妥推进修程修制健康发展,重庆机务段开展了“面向PHM+的预见性维修模式”探索与实践。该模式通过整合既有重要部件检测诊断数据、着重扩展开发重要部件关键参数检测手段,多维度跟踪验证部件的失效趋势,确定部件的预见性维修门槛值,并根据检测诊断数据不断丰富的水平,制定相应的精准维修策略、运作机制,完善制度支撑。通过该维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达到提升零部件的运行可靠性,提高机车维修的精准性、控制维修成本和提高维修效率,减少过剩修、杜绝失修、避免欠修,缓解机车修用矛盾,为机车检修模式进一步面向PHM+方法改进积累数据基础和实践经验。
2025年S1期 v.45;No.244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